> 文章列表 >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特指 1857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 ,其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场危机中,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特征

1. 世界性 :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并且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

2. 生产过剩 :商品大量积压,生产锐减,工厂大批倒闭,工人大量失业。

3. 金融危机 :银行系统瘫痪,货币危机爆发,贴现率超过60%,股票市场行市大幅下跌。

背景

1. 贸易扩大 :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

2. 工业发展 :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

3. 铁路建设 :美国在1848年至1858年间建成的铁路约达33,000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

起因

1. 铁路投机破产 :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

2. 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 :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而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重要工业部门的发展。

影响

1. 经济衰退 :危机导致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物价大幅上涨,信用关系严重破坏。

2. 社会动荡 :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动荡,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美国的南北战争。

后果

1. 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 :奴隶制的消灭、宅地法的实施、重工业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中央银行制度的倡导 :经济危机后,开始倡导中央银行制度,以控制信用资源,防范金融危机。

1857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并为后来的经济政策和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