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排产表含公式
生产计划排产表通常包含以下公式和步骤:
1. 确定排产线体 :在A列输入设备相关信息,例如装配线(1#)。
2. 列出订单信息 :在B列输入订单编号,如WK-01、WK-02等。
3. 填写生产数量 :在C列填写各订单所需的生产数量。
4. 记录小时产能 :在D列记录每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例如每小时100件或200件。
5. 计算完成订单所需时间 :在E列使用公式 `=C2/D2` 来计算完成每个订单所需的总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6. 确定开工日期 :在F列开始处填入当前日期,使用 `=TODAY()` 函数。
7. 计算预计完工日期 :在G列使用公式 `=F2 + E2/24` 确定首个订单的预计完工日期。
8. 自动计算后续订单的预计日期 :从第二个订单开始,在F列使用 `=G2`,在G列使用 `=F3 + E3/24` 来更新预计完工日期。
9. 确定排产日期范围 :插入两列,分别命名为“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使用 `MIN` 和 `MAX` 函数结合 `FILTER` 函数确定非零排产数量的最早和最晚日期。
10. 手动输入优先级 :增加一列用于手动输入优先级,例如数字1、2、3等,使用 `SORT` 函数结合 `TAKE` 函数控制生产线的生产顺序。
这些步骤和公式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安排生产计划,确保按时完成订单。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如何计算生产计划的物料需求?
生产计划排产时如何考虑优先级?
生产计划排产的三大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