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组织程序
预算组织程序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环节:
1. 预算的编制 :
预算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编制依据:参考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
预算内容:包括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地方上解收入,上级返还或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等。
2. 预算的审批 :
审批权: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
预算备案: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
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大批准预算之日起规定时间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
3. 预算的执行 :
执行主体: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
收入征收: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
支出拨付: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
国库管理: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必须通过国库进行。
4. 预算的调整 :
调整条件: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
审批程序: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国家预算管理的系统性流程,确保了预算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透明度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预算编制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预算审批需要哪些具体材料?
预算调整方案需准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