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电路梯形图怎么分析

电路梯形图怎么分析

电路梯形图怎么分析

分析电路梯形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阅读顺序 :

梯形图编程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2. 理解软继电器

梯形图中的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表示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称为“1”或“ON”状态。

如果存储单元为“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相反,称为“0”或“OFF”状态。

3. 能流的概念 :

触点接通时,存在一个假想的“概念电流”或“能流”从左向右流动,这一方向与执行用户程序时的逻辑运算顺序一致。能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有助于理解梯形图中的逻辑关系。

4. 母线的作用 :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母线。在分析梯形图时,可以想象左右两侧母线之间有一个左正右负的直流电源电压,母线之间有“能流”从左向右流动。

5. 基本单元分析 :

将梯形图分解成若干基本单元,每个基本单元可以是梯形图的一个程序段(包含一个输出元件)或几个程序段(包含几个输出元件),每个基本单元相当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一个分支电路。

6. 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 :

分析编程元件得电和失电后的所有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确定这些触点对相应编程元件的影响。

7. 顺读跟踪法 :

从第一个程序段的第一自然行开始识读梯形图,按启动按钮,接通某输入继电器,分析受该输入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影响的编程元件,确定这些编程元件的功能。

8. 系统分析 :

对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9. I/O配置和接线 :

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分析梯形图中的逻辑关系和控制逻辑,从而更好地理解PLC程序的工作原理。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如何绘制电气梯形图?

梯形图串联指令图解在哪里找?

PLC梯形图如何转换为其他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