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程序都有哪些
1. 立案 :
立案阶段是刑事诉讼的起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予以立案。
2. 侦查 :
侦查阶段由侦查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进行,目的是找到犯罪人和收集证据。侦查措施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查询、冻结财产,鉴定,辨认,技术侦查,通缉等。
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涉嫌罪名并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3. 审查起诉 :
审查起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负责,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交的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如果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以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则决定是否起诉。
4. 审判 :
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进行,包括一审和二审(可能还有再审)。审判程序包括庭前会议、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环节。
庭前会议主要是为了确定开庭细节和了解与审判相关的问题;开庭时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等;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出示证据,证人出庭作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质证;法庭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就案件焦点问题进行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是被告人表达意见的机会;最后,合议庭进行评议并作出判决。
5. 执行 :
执行阶段由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刑事执行机关负责,主要是实施法院的判决,包括判有期徒刑的抓捕入狱、罚款等。
此外,刑事诉讼还包括一些特别程序,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等。这些程序确保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和司法的公平正义。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刑事诉讼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什么?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