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摄像头安全
智能摄像头在家庭和商业监控中广泛应用,但它们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提高智能摄像头安全的建议:
1. 修改默认管理密码 :
安装智能摄像头后,首先要登录 Web 管理界面或者手机的应用程序,修改智能摄像头的默认管理密码。
避免使用简单的数字、英文字母,以及与生日、重要日期等关联度大的密码,应尽可能地采用数字、英文字母、特殊字符、大小写等多种组合方式。
定期更换密码,即使密码被暴力破解,也可以通过更换密码的方式来保证安全。
2. 适时关闭智能摄像头 :
当家里有人,不需要智能摄像头时,可以采取切断电源、拔除网线、关闭 Wi-Fi 连接等方式关闭智能摄像头,或切断其与互联网的连接,防止智能摄像头在不必要的时间“偷偷工作”。
3. 及时升级软件 :
厂家大多会为软件进行升级更新,增打补丁,封堵漏洞。作为用户,在厂家提供软件或者固件更新时,应及时升级更新。
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厂家反馈,等待修复。
4. 增强安全意识 :
没有意识到危险是最大的危险。我们应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5. 系统安全 :
智能摄像头有着不同的系统,常见的有 Linux、RTOS、UNIX 等。系统安全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不同系统可能存在一些漏洞。
6. 储存安全 :
智能摄像头有本地储存和云储存两种常见的存储方式。需要采取多种的加密手段来预防信息泄露,包括传输过程中的 HTTPS 加密、加密算法加密、SD 卡存储加密、服务器上内容的加密。
7. 账户安全 :
每个智能摄像头都会有一个账户和密码,需要保证用户账号被盗后的监控安全。可以分级设置密码,查看视频时需要一个二级密码验证。
8. 物理与硬件安全 :
在物理硬件层面保障智能摄像头安全,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从硬件接口、安全启动、抗攻击等层面保护智能摄像头。
9. 固件与系统安全 :
在固件与系统层面保障智能摄像头安全,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从固件升级、密钥安全等层面保护智能摄像头。
10. 网络与通信安全 :
在网络与通信层面保障智能摄像头安全,保障智能摄像头采用有线、无线通信协议安全能力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或标准组织规定。
11. 应用与数据安全 :
在应用数据层面保障智能摄像头安全,摄像头需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
12. 选择主流品牌 :
尽量选择大品牌、口碑好,带物理遮蔽功能的产品,并从正规渠道购买。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智能摄像头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智能摄像头自带的安全软件有哪些功能?
智能摄像头默认密码通常是多少?
如何保护智能摄像头不被恶意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