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汽车生产要经过哪些程序

汽车生产要经过哪些程序

汽车生产要经过哪些程序

汽车生产的主要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冲压 :

冲压是汽车制造的第一步,通过专用模具将金属片材加工成特定形状的零件

钢板经过第一次落料模具的冲压,切割加工成特定的料片形状,并通过AutoForm等软件分析计算得出,以节省材料并保证零件的成形性。

冲压出来的零件需要经过质量人员的检查,包括外观质量和尺寸,只有满足要求的零件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 焊装 :

焊装是将冲压加工出来的零件进行焊接,工人或机器人将冲压单件放入特定的焊接工序夹具上。

通过焊枪将不同的冲压零件焊接成分总成,然后将分总成焊接成总成,最后将总成焊接成完整的白车身

主要的焊接总成包括发动机舱总成、地板总成、侧围总成、前后门总成、尾门总成和发盖总成等。

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常见的问题包括焊渣、虚焊和过焊等。

3. 涂装 :

从焊装车间出来的白车身会进入涂装车间,经过电泳、中漆和面漆三个处理过程。

电泳主要是为了白车身防腐,提高电泳漆与白车身的附着力。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然后进行喷密封胶、贴阻尼板、喷防石击涂料等处理。

最后进行喷中漆,车身喷中漆处理完之后也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4. 总装 :

总装是汽车制造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内饰线、底盘线和外饰线等。

将车身、底盘和内饰等各个部分组装到一起,形成一台完整的车。

先组装底盘总成,包括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变速器、刹车、动力总成、前后桥、轮胎等。

然后进行内饰装配,包括座椅、方向盘、仪表盘、中控台等。

最后安装发动机、电气系统等,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5. 检测 :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质量检测,包括零部件检验、车身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底盘装配后的检验、内饰装配后的检验、发动机安装后的调试和测试等。

检测的目的是发现生产装配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尽最大可能拒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6. PDI检查 :

最后的预交付检查(PDI),确保每一辆车都达到出厂标准,准备交付给期待的车主。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汽车生产的全过程,确保了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汽车生产有哪些先进流程?

汽车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汽车生产中使用的专用模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