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婚姻和法定婚姻的区别
1. 法律认可与保护 :
事实婚姻通常不受法律保护,除非在特定条件下(如1994年2月1日前形成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法定婚姻受法律保护,一旦确立,夫妻双方享有相互扶助的义务和继承权。
2. 结婚登记 :
事实婚姻未办理或未合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法定婚姻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并领取结婚证。
3. 社会承认与身份 :
事实婚姻的双方可能以夫妻名义公开共同生活,但缺乏社会法律上的正式承认。
法定婚姻一旦登记,即被社会正式承认为夫妻,具有明确的法律身份。
4. 权利与义务 :
事实婚姻中的双方不享有法定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如财产权、继承权等。
法定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享有相互扶助、财产共有、子女抚养等权利和义务。
5. 法律后果 :
事实婚姻中的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在适用法律上可能存在困难,解决起来较为复杂。
法定婚姻中的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
6. 时间界限 :
在中国,1994年2月1日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形成的事实婚姻若符合实质要件,可能按事实婚姻处理;之后形成的事实婚姻,若未补办结婚登记,则可能被视为非法同居关系。
以上概述了事实婚姻与法定婚姻的主要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基于中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事实婚姻和法定婚姻的定义和保护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事实婚姻取消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婚姻法如何承认事实婚姻?
事实婚姻与法定婚姻的法律后果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