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程序办理
行政案件办理程序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理案件 :
执法人员在巡视检查中发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违反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形应当立案处理。
2. 调查取证 :
立案后,执法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
3. 审理决定 :
案件调查终结后,办案人员应及时制作案件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填写案件处理审批表,连同案卷按程序上报审批。
4. 当场处罚 :
当场处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实施:
向违法行为人表明执法身份;
收集证据;
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未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5. 立案程序 :
行政案件立案登记流程参照民事案件立案登记流程进行审核和处理,并在审核中重点把握下列问题:
审核行政起诉状,行政诉讼以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起诉状应当记明行政机关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状应当记明请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范围;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应当写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方式、经过和后果,诉讼请求与事实理由之间具有关联性;
审核起诉证据;
审核受理,包括当场登记立案、接收诉状并出具收到诉状日期的书面凭证、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等。
6. 法律依据 :
办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7. 其他相关规定 :
办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
违法行为地管辖一般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但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2024年行政案件办理有哪些新规?
行政案件一般多久结案?
派出所行政案件办理期限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