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的晶振电路
在51单片机系统中,晶振电路是提供稳定时钟信号的关键部分,它决定了单片机的运行速度和工作稳定性。以下是有关51单片机晶振电路的一些要点:
1. 晶振频率选择 :
通常选择6~12MHz的晶振频率,因为在这个范围内,单片机的运算速度与存储器速度、外设速度等性能指标相匹配,能够提供良好的系统性能。
2. 电容值 :
在晶振电路中,通常需要两个外部电容(C1和C2),其值通常在20~100pF之间。
当电容值为60~70pF时,振荡器具有较好的频率稳定性。
使用陶瓷封装电容可以提高温度稳定性。
3. 振荡器稳定性 :
晶振本身不产生时钟信号,它用于稳定频率。
晶振电路中的反相器与外接晶振和电容一起构成一个振荡器,振荡频率由晶振决定。
4. 起振要求 :
外接电容的目的是使晶振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负载电容,以满足晶振的起振要求。
5. 晶振与定时器 :
使用特定频率的晶振(如11.0592MHz)可以使得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设置值为整数,从而减少波特率计算中的误差。
6. 晶振输出能力 :
晶振的输出能力有限,需要外部放大器放大信号以供使用。
7. 内部时钟与外部晶振 :
虽然现代单片机可能集成内部时钟,但在要求严格的场合,外接晶振电路仍然是必要的,因为它提供了更稳定的时钟信号,减少外部干扰的影响。
以上是有关51单片机晶振电路的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