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收入完整性审计程序

收入完整性审计程序

收入完整性审计程序

收入完整性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

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

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预算或预测数等进行比较,分析收入及其构成的变动是否异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预算或预测数据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查明原因。

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3. 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 :

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4. 细节测试 :

选择样本,对总体样本进行分层抽样。将金额大于等于一定数额的项目全部进行细节测试,剩余项目金额采用随机选样等方法选取样本。

测试内容:通过获取销售合同、发货记录、验收报告、发票、回款凭证等相关支持性文件以核查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

5. 函证 :

结合应收账款函证,函证销售额,若期末无往来,在必要时单独函证销售额。

6. 截止测试 :

通过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且金额大于一定数额的发货单据,将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且金额大于一定数额的凭证及相关支持性证据,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7. 检查发运凭证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

8. 检查售后租回的情况 :

若售后租回形成一项融资租赁,核实是否对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调整。

9. 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会计记录的归属期是否正确 :

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存在推迟或提前的情况。

通过上述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有效地验证被审计单位营业收入的完整性,确保所有应当记录的收入均已正确入账,并且没有遗漏任何重大交易或事项。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