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涉外审计底稿制度程序

涉外审计底稿制度程序

涉外审计底稿制度程序

涉外审计底稿制度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案头准备阶段 :

收集和整理纳税人信息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办法等。

调阅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日常档案资料,并填写相关统计表和分析表。

收集纳税人以往年度的税务审计工作底稿,了解其审计情况以提供借鉴。

收集海关、工商、外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公布的纳税人相关的财务信息资料。

收集国际间根据税收协定条款中规定的情报交换资料及我国驻外机构提供的有关纳税的信息资料。

收集国际互联网上纳税人相关的信息资料。

收集纳税人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2. 审计项目分析与评价 :

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对涉及各税种的审计项目进行趋势、比率及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为确认重点审计项目提供依据。

3. 会计制度及内部控制的分析与评价 :

向纳税人发出《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或向纳税人提问会计制度。

4.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由参审人员自行编制,也可以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第三者提供而形成,可以是书面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必要的声像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应以自制的书面文字形式为主,内容应包括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计划及其调整的记录、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获取的各种类型审计证据的记录、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等。

5. 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和复核 :

按格式全面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摘要、被查单位、涉及单位、账号或科目、金额、方式、后果或危害、原因、事项发生的大体经过、经办人和审批人等10个方面的内容。

确认不符合审计标准的地方,并对照有关审计依据提出审计建议。

分析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和逻辑性,确保结果性记录与程序类记录的证据一致。

6. 内部流程审计 :

对海外子公司进行内部流程审计,监督其日常财务管理流程的严谨性及科学性,监督其财务制度的全面性、科学性及执行总部下发各项管理制度的严格性。

7. 审计结论和报告 :

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比较数据,并提供其他相关信息。

8. 审计质量控制 :

项目组内部进行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明确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人和复核人。

以上是涉外审计底稿制度程序的主要内容,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涉外审计底稿制作流程详细步骤是什么?

涉外审计报告模板哪里下载?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人是谁?